世界首次!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复活”已灭绝万年恐狼:三只恐狼幼崽由家犬代孕【附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4月7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成功“复活”了约1.25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并宣称这是世界上首次复活灭绝物种的案例。该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科学界和公众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表示,他们通过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从一颗1.3万年前的恐狼牙齿和一个7.2万年前的恐狼头骨中提取了DNA,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提取的DNA与狼、豺和狐狸等现存犬科动物的基因组进行细致比较,以确定恐狼特有的基因变异。在确定了恐狼特有的基因变异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工具对灰狼胚胎细胞的14个基因进行20次定向修改,包括调整与肌肉发育相关的MSTN基因以增强体型,修饰与社交行为相关的AVP受体基因以模拟恐狼的群体协作模式,使其与恐狼的基因组匹配。

在这次恐狼“复活”项目中,CRISPR/Cas技术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编辑后的细胞核被植入去核的灰狼卵子中,再将胚胎移植到家犬体内代孕。经过漫长的等待, 2024年10月,三只“恐狼幼崽”诞生了,它们分别被命名为罗慕路斯、雷穆斯和卡丽熙。这三只幼崽目前在美国一未公开地点安全生活,有10名全职工作人员为它们提供全天候照顾。

然而,该成果引发了科学界和伦理界的广泛讨论。一些科学家对所谓的“恐狼”身份提出了质疑。最初在《纽约时报》报道此事的科学作家卡尔·齐默(Carl Zimmer)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只是有着20个恐狼基因编辑位点、有一些恐狼特征的灰狼克隆体。”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仅仅通过编辑14个基因、进行20次编辑,是否真的能让灰狼完全变成恐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除了科学上的争议,复活灭绝物种可能带来的生物伦理风险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从生态角度来看,将复活的恐狼重新引入生态系统,可能会对现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恐狼曾经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的重新出现可能会打破现有的食物链和生态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例如,恐狼可能会与现有的犬科动物竞争食物和栖息地,导致这些物种的数量减少。

在探讨恐狼“复活”事件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到背后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科技领域,它通过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或修改,以改变基因序列、表达量或功能。主要技术包括ZFN、TALEN和CRISPR/Cas等。其中,CRISPR - Cas技术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相较于ZFNs和TALENs,它具有诸多优势。CRISPR/Cas的设计难度和构建难度都要小得多,成本更低,开发周期更短,靶向修饰效率更高。此外,CRISPR/Cas还具有可以多靶点编辑和可以编辑RNA的优势,这是前两种技术所不具备的。

从公司布局来看,CRISPR技术更受欢迎,在全球领先的基因编辑公司中,绝大部分均采用CRISPR技术,且可以看出,成立时间越靠近现在,采用CRISPR技术的公司越多。少数坚持走ZFN或TALEN等技术路线的公司多是出于难以放弃技术垄断优势以及对于不同技术的看法与主流市场不尽相同,例如,Cellectis公司的Sourdive认为,当进行大量基因剪切或修饰时,CRISPR会导致非目标点的切除,产生脱靶的现象。因此,在大规模基因编辑应用中,CRISPR的效率低于TALEN。

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首先为ZFNs和TALENs不断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其次为CRISPR基因编辑不受PAM限制,实现任意基因组位点编辑;最后为克服脱靶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