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沪宝”
大熊猫“沪宝”,又名“嘉嘉”,雌性,谱系号为734,2008年9月3日与双胞胎妹妹“闽闽”出生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它的父母分别是“园园”和“竹韵”,弟弟是“金虎”。目前,“沪宝”居住在新加坡河川生态园。
“沪宝”
2008年8月25日,大熊猫“竹韵”开始出现减食等产前行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饲养员和专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照顾。9月3日下午2点30分左右,随着一声洪亮的叫声,“竹韵”产下一只大熊猫幼崽。大约4个小时后,第二只幼崽也诞生了。虽是初次产崽,但“竹韵”是一只母性较强的大熊猫。幼崽一出生,它便相继将它们揽入怀中,并舔舐其全身。经过工作人员检查,大崽和小崽均为健康的雌性幼崽。
“竹韵”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位于四川卧龙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遭受严重的损坏。为确保大熊猫的生命安全,这里的约50只大熊猫被分批安全转移,其中有20多只被转移到我国8个城市的动物园进行寄养。在寄养期间,这些大熊猫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动物园的悉心照顾。
为了感谢各地的支持和援助,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于2009年3月启动了“感恩中国万里行”活动,并将地震后出生的13只大熊猫幼崽中的8只的命名权交给了成都、武汉、南京、昆明、上海、广州、福州和北京8个城市。其中,“竹韵”的大崽和小崽分别被上海市和福州市的市民命名为“沪宝”和“闽闽”,其他6只大熊猫幼崽则被命名为“汉媛”(武汉市)、“佑佑”(成都市)、“壮妹”(昆明市)、“宁宁”(南京市)、“奥运”(北京)和“武阳”(广州)。1年后,除了“沪宝”和“宁宁”,其余6只被选定为“世博熊猫”,先后在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居住过一段时间。
2009年是中新建交19周年。这一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签署了为期10年的《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的合作协议》。经过精心地筛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将“沪宝”和“武杰”选定为3年后旅居新加坡的大熊猫。在这2只大熊猫赴新之前,新加坡河川生态园为它们举办了征名活动。最终,“沪宝”和“武杰”分别得名“嘉嘉”和“凯凯”。
“沪宝”
“武杰”
2012年9月6日凌晨,4岁的“沪宝”和5岁的“武杰”抵达新加坡。随后它们被转送至新加坡河川生态园的熊猫馆。这里的熊猫馆名为“熊猫森林”,占地约1600平方米。由于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小。为了在异国他乡为大熊猫营造出适宜的生活环境,园区在“熊猫森林”里为“沪宝”和“武杰”配备了全天候的气候控制系统。“熊猫森林”的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有效地避免了炎热的气温给大熊猫造成的不利影响。
自2015年起,“沪宝”和“武杰”在新加坡共同经历了6个繁殖季节,但都未能如愿迎来新生命的诞生。直到2021年8月14日,“沪宝”才顺利地诞下一只初生体重为200克的雄性幼崽。由于这只幼崽是在新加坡诞生的首只大熊猫,整个新加坡都为之沸腾。
“沪宝”
面对初次成为妈妈的“沪宝”,饲养员担心“沪宝”会攻击或抛弃幼崽。当看到它温柔地将幼崽揽入怀里时,饲养员才松了一口气。幼崽出生后不久,“沪宝”和幼崽被园方单独安置在展览馆内的一处安静的地方。
“沪宝”和“叻叻”
2021年11月,新加坡河川生态园为幼崽举办了命名投票活动,入围的名字有“Le Le”“Hong Hong”“Xin Le”“Xin Yang”和“ Xin Yuan”。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主办方共收到了超过64000张选票。最终,“Le Le”(“叻叻”)这个名字以31000张选票从5个候选名字中胜出。“叻”字源自新加坡的旧称——石叻坡。同时“叻”也与中文的“乐”字同音,代表快乐与幸福。
2024年1月16日,2岁的“叻叻”返回中国,并在广安市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度过了1个月的隔离检疫期。同年3月初,“叻叻”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正式亮相。
“叻叻”
2022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签署了《关于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的延期协议》,协议明确“沪宝”和“武杰”将继续留在新加坡河川生态园至2027年9月。希望“沪宝”和“武杰”在新加坡过得健康幸福。同时也祝愿居住在都江堰的“叻叻”,正如它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开心和快乐。
图片来源: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央视新闻、新华网、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